近日🤦🏿,金融管理學院徐壽福副教授、鐘輝勇副教授、蘇立峰副教授及閆海洲教授分別接受上海電視臺外語頻道采訪,就熱點金融問題發表觀點並提出建議👱🏿♀️。
徐壽福副教授就“聯想集團公告稱可能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並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申請CDR上市”的問題接受采訪🖌。徐老師指出,CDR的發行具有諸多優點,比如,能夠滿足海外上市企業在內地直接融資的需求;有助於海外上市企業直接使用所募集資金在中國的戰略和研發投資,繞開現階段人民幣無法完全自由兌換的障礙,同時也避免了外匯風險;通常能夠保證原有公司的框架不發生改變,如同股不同權等👲🏽;程序簡單,節約成本等,因此對於激勵海外上市企業回歸A股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於此次聯想集團計劃發行CDR的原因,徐老師也從內因和外因兩個角度進行了解析。
鐘輝勇副教授就“商業銀行‘投貸聯動’模式及其在上海的發展”的問題接受采訪。鐘老師認為投貸聯動這一模式是銀行風險貸款模式在中國的一種創新🤼♂️,分析了投貸聯動較其它投融資方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的優勢,並表示目前投貸聯動模式在上海的發展也已經取得了積極的進展。未來如何進一步更好發展投貸聯動模式,鐘老師建議👬🏼:商業銀行的投資部門,要積極以市場化的方式,包括與其它風險資本合作的方式等,來主動尋找好的投資項目;同時,由於投貸聯動風險肯定要高於債權融資的風險🏸,此時商業銀行需要進行相對長期的融資⚧,不能太註重短期回報🦹♀️,這對銀行風險管理的要求也更高🗯;銀行要避免對企業管理過多的幹預,避免影響企業的經營;最後,政府有可以提供的一些服務🤚,類似風險擔保基金等👮🏼♂️,為參與“投貸聯動”業務的銀行分擔部分風險🐂,以此來鼓勵銀行積極參與投貸聯動模式。
蘇立峰博士就“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以及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的問題接受采訪🪩🤜。蘇老師主要從新規發布的目的、將會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以及商業銀行應該如何應對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蘇老師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推出新規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在當前經濟金融環境下🧑🏻🦲,也有利於降低持卡客戶的透支成本。新規給商業銀行通過價格手段爭奪優質客戶和次優客戶解除了監管限製,未來信用卡業務領域的競爭將會加劇👳🏽♂️。蘇老師建議,商業銀行一方面應該通過更加精準的風險識別和風控手段對不同客戶進行差異化定價,另一方面也應借鑒開展同類業務互聯網企業的經驗👝,提升客戶使用信用卡業務的便利程度,增加客戶黏性和使用頻度。
閆海洲教授就“中國數字貨幣建設和應用情況”的問題接受采訪。閆老師認為,數字貨幣在商業領域的舉辦試點工作🥇,標誌著我國數字貨幣從研究開始逐步走向商業應用場景🙏🏼,是中國人民銀行在數字貨幣領域的創新和實踐👌。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變革𓀙🧎♂️➡️;對於商業金融機構本身和商業工業企業都會有非常大的沖擊,裏面有機遇和挑戰🌽👩🦽➡️;對於國家和政府來說是在數字領域的應對和回應,是創新也是嘗試,可能會在國家信用貨幣的數字化走在全球的前列。閆老師表示雖然目前數字貨幣已經開始試點♓️👩🏿💻,但是從需求和供給兩個角度來分析,距離數字人民幣全面普及還有較大距離。
近年來,金融管理學院積極發揮專業優勢,主動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斷提升社會服務水平,拓展社會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學院通過打造高端智庫、深化產學研合作🤽🏿♂️❕、舉辦高水平論壇及發布深度研究報告藍皮書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開展金融相關領域的社會服務,取得了突出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