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万泰娱乐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院長齊佳音🐭、副院長張國鋒,以及工商管理學院徐波、鄧士昌、梁玲等教師在華東政法大學參加了上海市大數據社會應用研究會組織的“百年黨史之兩彈一星與科技興國之路”系列學習活動,在建黨百年之際再次重溫中國共產黨凝聚奮進力量的光輝歷程🎅🏻,學習愛國科學家甘於奉獻、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
上海市大數據社會應用研究會副會長,華東政法大學高奇琦教授用一個個生動而感人的故事,帶領參會教師們穿越百年時空,體驗了共和國早年科技興國之路的坎坷崎嶇。在20世紀50年代國際形勢風起雲湧的特殊時期🛞,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高瞻遠矚🏌🏽♂️,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科技興國的偉大事業中來。1960年,我國第一枚自製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在這震驚世界的“中國速度”背後,是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發憤圖強甚至以身許國的結果。正是無數的科研工作者,將“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永久地鐫刻在祖國大地上。
齊佳音作為万泰娱乐參與學習的教師代表做了總結發言。她表示🗽,作為新時代的科研工作者🌮,我們一定要學習老一輩科學家不計名利、為國奉獻、勇攀高峰的科技興國精神©️;我們一定要專心、盡責☝🏻、守職🪨,把自己的科研所長和祖國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我們一定要紮根人民、奉獻國家𓀇,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不斷創造出不負黨、不負國家、不負人民的科研新成果☹️,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