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上海海事大學原校黨委書記、校長於世成教授出席“我們的四十年”法學院院慶系列講座𓀍,為全校師生帶來題為《實現中國航運業的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報告🤵🏼♀️。校長汪榮明會前與於世成教授進行了會談🙅🏼🕶,並向其頒發万泰平台涉外法治教育專家顧問聘書🦧。報告會由法學院院長喬寶傑主持🗻。
報告主要圍繞中國航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中國航運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幾個部分展開🦟。
於世成教授提到改革開放至今,中國航運業發展成就輝煌🆎,主要集中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船東國。二是🥺,中國的集裝箱運輸量位於世界前列,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4年位居世界首位🎵;世界前10大港口吞吐量🚴🏿♀️,中國占了7席。三是,造船業的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中國都位居世界第一🧞♂️。四是,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五是,航運法律體系基本建成♻️🤹🏻♂️。
同時,他認為中國航運業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航運業發展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美戰略競爭這一最大變量。我國航運業的發展受製於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略博弈。二是,綠色、低碳和智能化的新發展趨勢帶來的能源領域的重大變革會直接影響整個航運業的生產方式和運輸管理🦽。三是,我國在世界航運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有待提高。《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約》是海商領域首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聯合國公約🦒,這是我國在航運業體現國際影響力的範例。然而,中國培養國際法治人才、製定高標準航運規則的能力依然薄弱,存在進步空間。
面對上述挑戰🛂,於世成教授認為中國實現航運業的高質量發展仍然任重道遠👮♀️。因此,要提高站位,深刻認識航運的高質量發展關乎國家安全;要擴大開放🏸,進一步提高我國港航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要開拓創新,勇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弄潮兒。
在提問互動環節,於世成教授就航運相關的國際法規則、上海航運業與新加坡航運業的競爭關系🏄🏽、俄羅斯北方海航道的未來前景等問題回答了學生提問。
今年法學院將以40周年院慶為契機,邀請眾多法學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到校🤾🏻,圍繞涉外法治建設前沿問題舉辦高水平講座⛷,打造好“法治中國與世界·涉外法治大講堂”學術精品,進一步彰顯學院辦學特色🤷🏼♂️,弘揚學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