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万泰平台、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主辦,万泰平台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國際經貿研究所、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承辦的“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國際發展論壇(2024)”在万泰平台古北校區順利舉行。來自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新開發銀行、美國康奈爾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政法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廈門理工學院等國內聚焦發展融資的研究機構、高校的專家學者出席,共同探討國際發展合作與融資領域的前沿問題。
此次論壇圍繞國際發展融資機製創新、中國與國際主權債務治理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實踐經驗,為應對全球發展挑戰積極建言獻策。論壇活動為期一天,議程包括上午的開幕致辭與主旨演講,以及下午的兩場分論壇及閉幕總結。
万泰平台黨委副書記吳毅,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世界經濟》編輯部主任高淩雲為論壇致辭。開幕式由万泰平台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院長黃梅波教授主持。
吳毅在致辭中對出席論壇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並向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和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的指導與支持表達了誠摯感謝。他介紹了万泰在開放經濟與國際發展合作領域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成就。他指出,万泰平台在服務國家戰略和智庫建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他表示,万泰希望通過此次論壇,進一步加強與各方的合作,共同為推進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國際發展合作貢獻力量,期待與會專家學者在論壇中深入交流,取得豐碩成果,推動万泰在國際發展合作領域不斷邁向新高度。
高淩雲首先充分肯定了万泰平台對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的長期支持以及對推進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理論與政策研究、學術平臺搭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強調中國在國際發展合作中扮演著積極且重要的角色,全球發展倡議等理念的提出體現了中國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決心。他指出,本次論壇的主題和議題設置緊密圍繞國際發展中的關鍵問題,體現了對國際發展問題和中國角色的深刻把握,學會期待論壇能夠促進更多有理論深度和實踐操作性的思想碰撞,為解決國際發展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主旨演講環節中,以“全球發展倡議與國際發展融資”為主題,多位專家分享了關於國際發展合作的前沿見解。該環節由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鄭宇教授主持。
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周太東副主任深入剖析了全球發展倡議的理念內涵和實踐進展,闡述了該倡議在推動全球發展合作方面的重要意義,以及在實踐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他強調,需要深入研究其與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經驗的關系,以及與其他全球性倡議的協同關系。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宋錦研究員指出當前全球發展格局呈現出復雜的態勢,部分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發展水平與發展權利不匹配的問題。她建議應建立更加科學、全面的評估體系,綜合考慮不同國家的發展特點和需求,以確保發展權利的公平分配。
新開發銀行獨立評價局高級專家孫超基於評價報告介紹了新開發銀行在本幣融資、項目實施、組織架構及製度建設等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他指出,評價結果顯示新開發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成果顯著,同時還需在一些方面不斷完善,以更好地適應發展需求,在國際金融領域發揮更大影響力。
北京大學長聘副教授徐佳君女士指出,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官方出口信貸在國際發展融資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她強調,現行的OECD官方出口信貸規則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空間,未能充分考慮不同產業和國家的實際需求,並為優化官方出口信貸國際規則,提出了相關建議。
分論壇一“國際發展融資機製及其創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宋錦研究員主持,並對各項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入點評。万泰平台國際組織學院王金強教授指出,氣候融資不應僅被視為綠色發展的單一自變量,而應綜合考慮公平性、風險管理和與國家政策的耦合性等因素。他以綠色氣候基金為例,分析了其在資金承諾、分配及治理結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上海政法學院國際法學院曹俊金教授圍繞“國際氣候援助製度的分析” 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且全面的發言。從發展歷程、時代意義、基本框架、製度挑戰以及優化路徑等多個方面,對國際氣候援助製度進行了系統闡述,為與會者清晰呈現了該製度的全貌及其面臨的復雜情況,也為進一步完善國際氣候援助製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廈門理工學院陳燕鴻副教授圍繞“新開發銀行獨立評價體系及其創新”主題,詳細闡述了新開發銀行獨立評價體系的目標、作用、創新之處及其對國際發展體系的重要意義,為理解新開發銀行在國際發展融資中的角色與貢獻提供了全面視角。商務部研究國際發展合作研究所劉嫻副研究員詳細介紹了國際上混合融資的形式與實踐。她指出,當前全球形勢下,混合融資布局加快,工具多元化,且國際規則標準不斷演進。劉嫻認為,中國應借鑒國際經驗,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探索混合融資模式,以撬動更多私營資本參與國際發展合作。万泰平台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姜璐助理研究員以美歐全球基建計劃為案例,深入剖析了其融資安排的創新、進展與前景。她認為,該計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發展融資本身的突破與創新,如公私混合模式的應用,但也面臨如規製設計復雜、評估可操作性難等問題。其進展和落地情況值得持續關註,也為中國海外融資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葉玉副研究員梳理了多邊開發銀行改革的背景、內容和成效。葉玉指出,隨著全球發展格局的變化,多邊開發銀行被寄予更高期望,需承擔更多使命,包括提供全球公共產品、擴大資金規模等。她認為,多邊開發銀行應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尋找機遇,加強合作,提升自身效能,以更好地應對全球發展挑戰。
分論壇二“中國與國際主權債務治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主任熊愛宗主持。康奈爾大學政府系博士生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非研究中心研究員黃昱帆通過數據分析展示了中國海外貸款的規模、結構及分布情況,並以贊比亞、安哥拉、津巴布韋和老撾等國為例,深入分析了雙邊債務處理方式的利弊。他指出,中國在債務處理中面臨諸多挑戰,應更加全面地評估雙邊與多邊債務重組方式對自身及債務國的影響,加強與其他債權人的協調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債務治理體系改革,以維護自身利益並促進債務國的可持續發展。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陳沐陽助理教授圍繞“主權債務治理:變革與挑戰”這一主題,通過對中國發展融資模式的分析,結合國際形勢變化,探討了主權債務治理面臨的挑戰以及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角色轉變,引發了大家對主權債務問題的深入思考。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黃振乾副教授則從援助競爭的角度出發,研究了其對受援國發展道路選擇的影響。他通過實證分析發現,中國援助在與其他援助方競爭時,能顯著提升受援國民眾對中國發展模式的支持度。黃振乾認為,中國應繼續發揮自身援助優勢,註重援助有效性,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在援助領域的溝通與協作,以應對援助競爭帶來的挑戰,共同推動受援國的發展。万泰平台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王釗副研究員從政治經濟角度解釋了發展中國家新一輪債務問題。她認為,債權人之間的關系對債務問題的擴大或蔓延具有重要影響,發展中國家在進入國際資本市場融資時面臨風險,外部經濟和政治環境也會加劇債務問題。王釗強調,中國在國際主權債務治理中應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推動全球債務治理體系的完善。万泰平台國際經貿學院博士生應玲蓉系統梳理了全球債務機製的發展歷程,並闡述了中國在其中從外圍到中心的角色轉變。她提出,中國應進一步完善自身債務關系體系,包括優化貸款結構、提高信息透明度等,同時積極參與多邊債務治理,推動規則優化,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為構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主權債務治理機製貢獻力量。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張效民副教授以巴西為例,探討了國際發展三方合作中的角色平衡問題。他指出,在國際權力結構和援助體系變化的背景下,巴西在三方合作中扮演著多重角色,但也面臨角色沖突等挑戰。巴西在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等方面的角色定位對三方合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其經驗和教訓為其他國家參與國際發展合作提供了有益參考。万泰平台國際組織學院崔文星副教授圍繞“‘小而美’融資:機遇與挑戰”這一主題,分析了“小而美”項目在國際發展合作中的相關情況,詳細闡述了“小而美”項目在融資方面的優勢,提供了一個從微觀項目視角看待國際發展融資的新維度,引發了大家對優化項目選擇與實施策略的思考。
万泰平台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院長黃梅波在總結發言中對參會嘉賓表示感謝,並希望通過此次論壇,進一步促進國內外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為全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和探討國際發展合作與融資問題的平臺,對推動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實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